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首页 > 案例分析
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我之所见
编辑日期:2013-9-22  作者:黄涛    阅读次数:次  [ 关 闭 ]

 新课程的理念,提倡在学习处理信息技能的同时,更要关注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信息技术的教学是开放的、综合的,信息技术课也因此而丰富多彩。

一、开放、综合的课堂让信息技术课充满了活力。

本课是学习PowerPoint软件的第一课。通过这节课学习,学生初步认识PowerPoint的窗口,

感受PowerPoint功能。本节课通过导入ppt欣赏,向学生介绍PowerPoint软件的启动与界面的组成,并让学生感受到PowerPoint的功能,它可以将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多种媒体编辑在一个作品中。欣赏后,要求学生尝试对作品进行简单的修改,满足学生探索的欲望,使学生获得成就感,激发学习热情。前面已经学习了一些软件的使用,学生积累了一定的计算机操作技能。特别是前期Word的学习使用,有了Word的基础,同属Office系列的PowerPoint软件,界面相似,甚至很多基本操作是一样的,学生就很容易学习,课堂上略加引导,即可实现知识的巩固和迁移。

二、开放、综合的信息技术课带给学生的是更多的能力,更多的自信。

本课是学习PowerPoint软件的第一课。对于新的应用软件,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习对象迅速产生亲近感。PowerPointWord同属一个家族,非常利于学生比较,并发现它们相似的地方,基于本课内容的特点,为此教学策略定位:引趣激情,任务驱动,自主与合作学习探究,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与兴趣,拓展学生信息技术素养与运用技能。教学中主要采创设情境、比较发现、任务驱动等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学习能力,变被动接受为主动获取,力促课堂教学在生动有趣、愉悦气氛中展开。建构主义理论强调以学生的自主建构为核心,变学生为知识的灌输对象为学习活动的主体。本课通过自主探索、小组讨论、协作交流等方式,帮助学生在不断探索,不断交流、不断评价中自然达成学习目标,改善学习方法,转变学习方式,提高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