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首页 > 学习研修
总会遇见隆重的庆典 ---读《犟龟》感悟
编辑日期:2014-4-11  作者:黄涛    阅读次数:次  [ 关 闭 ]

   童话是写给儿童看的,也是写给老师们看的。儿童从童话中享受想像的乐趣,老师们在童话中收获恒定的人生法则。在周三的全体教师业务学习上,我和老师们一同阅读《犟龟》绘本,在享受想像乐趣的同时,更注重获得某种学校发展的启示。

  《犟龟》是德国当代儿童文学作家米切尔·恩德在20世纪创作的童话作品,渗透的是新优质学校的特征。主题概括为:(1)、原有办学基础一般或相对薄弱,管理者立足“素质教育”的本位理念,基于校本,办出特色,形成“与众不同”的科学发展之路;(2)、关注人的发展,在用“绿色评价”的激励中,找出本校“生存空间”和“自适性协调”发展之路,产生良好的社会声誉与家长的好评;(3)、改变传统的办学模式,找到学校跨越发展的启动点”,走出曾经的“迷茫与困惑”,形成同类学校示范性的办学效果。做任何事情,要想成功,不仅要认准一个目标坚持到底,还要有勇气战胜各种艰难险阻。从绘本中我们看到的只是“阻”,是蜘蛛、壁虎、乌鸦的劝阻。但是在现实学校发展中则是学校的社会资源、师资、生源等种种办学条件的差异。

米切尔·恩德这篇童话的时代意义究竟在哪里呢?他用心、用头脑来叙述的那个主题到底是什么呢?是成功观,是人生观,这是我的感悟。一只小龟的成功轨迹让我们反思什么样的教育是老百姓满意的教育?怎么获得老百姓的口碑,

我是这样定义米切尔·恩德的成功法则的:

一个目标+下定决心+不怕嘲笑+接受帮助+决不盲从+坚持到底≈老百姓满意的教育

下面,我具体用童话故事解析这个法则。

  参加婚礼,是小龟的目标,这个目标是美好的,因为它是有史以来最盛大的婚礼;这个目标也是正确的,狮王邀请所有的动物参加,小龟也在其中;又是经过努力才能达到的,因为路途远,时间短,而小龟速度慢,还可能迷路……

  这么一个目标,是激动人心的,也是令人踌躇的,能成功吗?会遇到哪些困难?怎么解决?还真得深思熟虑后,才能下定这个决心,“想了一天一夜”,目的不正在于此吗?

  新优质学校的变革路径我们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来自庸人的嘲笑和劝阻,他们是生活中的消极者,悲观者,没有上进心,却又嫉妒别人的成功,因此,总是竭力阻挠他人前进的脚步,文中的蜘蛛代表的就是这样的社会人群。小龟的言行提醒我们,要想成功,就不能在乎旁人的看法,要不怕嘲笑,“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成功的路遥远漫长,又充满未知。成功的路上,我们需要帮助,更需要指引,文中的“蜗牛指路”正是诠释了这一点。

  至于壁虎,这位狮王的高级官员,一句冰冷冷的“你可以回去了”,又让我们重温了权威人士的面孔,这个权威可以是孩子的家长,可以是学生的老师,可以是我们的领导,也可以是学术方面的专家……主观地,武断地,片面地宣判我们“失败”的例子还少吗?“决不盲从”,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和信心,小龟实在是难能可贵的。

  从表面看,乌鸦的劝阻是最有道理的,新郎都已经死了,参加婚礼当然毫无意义了,这是普通人的最普通的看法。的确,新优质学校的创建,会有许多意外情况发生。能够半途而废吗?屈原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求索,是应该求到底的。“坚持到底”的精神境界,又岂是普通人所能企及的?

  小龟终于到达了狮子洞,有幸参加了狮王二十九世的婚礼,曾经,它是想参加狮王二十八世的婚礼的。那么,它成功了吗?答案是肯定的,因为它的目标就是参加有史以来最热闹的婚礼。意外的情况会带来意外的收获,付出终有回报,即使你实际的发现跟你原来的目标根本没有联系,这“实际的发现”也是你的成功。

  如果狮王二十八世的婚礼照常举行,小龟来不及赶到婚礼的现场,如果没有狮王二十九世的婚礼,小龟的一切努力也会付诸东流。恰巧在小龟到达狮子洞的那一天,举行了这有史以来最盛大的婚礼,米切尔·恩德如此安排故事结局的目的是什么呢?是要告诉我们“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还是为了说明“天道酬勤”?偶然因素不容忽视,这是我从中理解到的。因此,成功的法则只能是“≈”。

  这就是我所理解的《犟龟》。追求成功的路上,小龟是我们的榜样。今天庐阳教育均衡发展已经不再是“均贫富”的阶段, 而是政府所提供的教育资源必须通过学校专业化的劳动创造性地转化为能让学生切身体会得到的教育服务,学校就必须从研究学生出发,寻找适合学生的教育而不是为教育寻找适合的学生。应该说,人的发展理应成为一所学校关注的起点和终点,关注到每一个学生内心世界,进而通过课程的浸润使得其内心世界丰富而有追求,这是新优质学校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