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由中国教育报刊社人民教育家研究院与清华附小联合主办的清华附小建立一百周年大会之“国际基础教育论坛”,在清华大学新清华学堂隆重拉开序幕。在名校长方业菊带领下我有幸参加此次盛会。
10月18日下午,我聆听了几十位中外知名专家就“科学与阅读素养培养的世界趋势与实践”、“基础教育科学与阅读素养培养世界比较”、“科学与阅读素养校本课程开发:世界进展与中国成就”、“课程教学改革与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等几个主题的论坛,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是阅读素养是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素养是包括阅读在内的包含听、说、读、写多种能力的综合素养。语文之所以特别重要,在于它是思想的工具,是沟通交流的媒介,是文化的载体。我们都生活在语言、文字之中。具有语言能力和文字能力之后,才能够谈学习,谈数学,谈科学,谈劳动,谈发展,谈弘扬文化,谈报效祖国。
二是科学素养是一种观察世界的态度和智慧,是一种恰当利用智慧的源泉和结晶,是现代社会人才的必备品质。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一线教师,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是很有必要的。要用自己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坚定的探索精神来影响学生,让学生也拥有科学品质。引导并鼓励学生去创造,去探究,去全面地去认识世界,走好“引路人”。
三是在21世纪更加激烈的世界竞争形势下,一方面科技创新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较量的核心,一方面阅读是一个国家精神发育的基本途径,是建设学习大国的重要内容。科学与阅读,是一个学生完整成长与适应未来社会需求的两种关键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