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元月14日下午,室外寒风凛冽、冬意盎然,而合肥市五一小学二楼会议室内众人言笑晏晏,一室温暖。这里正在举行方业菊名校长工作室2015年“课程建设与品质提升”主题研讨会。
到会的不仅有工作室的各位成员,还特邀了合肥市师范学院教育系陈芬萍教授、庐阳区教体局教研室张莉主任、唐永文、李玲玲老师,庐阳区教体局基教科朱晓艳科长和庐阳区教体局督学张进成、崔敏等各位专家和领导。会议全程由《新安晚报》提供媒体支持。
首先由工作室领衔名校长方业菊介绍到会的领导、专家和会议主题。本次会议的交流研讨主要围绕三个方面展开:1、学校特色课程开发介绍2、课程在实施中遇到的问题、瓶颈3、课程下一步的构想或提升点。
来自双岗小学的刘莉副校长抛砖引玉,首先介绍了双岗小学着力打造“课程超市升级版”,构建“课超”“学生社团”“学校少年宫”三位一体的立体课程网络,提供丰富多彩的课程让孩子们自主选择,快乐学习,让课程成为学校发展的引擎。红星路小学的朱俐副校长以游泳社团活动为案例,着重从“普及课程”“提高课程”“培优课程”谈以社团活动为载体,打造特色校园文化。杏林小学的刘佩琳副校长从学校的“小篮球”和经典诵读课程说起,如何对各年级段学生开展思维能力训练。育新汪宇燕校长、海棠彭发玉校长、十张李必文校长和五一的方业菊校长也分别介绍了各自学校的特色校本课程及下一步的构想。在谈各自校本课程建设的同时,校长们也提出了共同的困惑:1、校本课程建设如何更加系统和科学?2、怎样有效调动教师开发校本课程的积极性?
专家们高屋建瓴的指导给了与会的校长们很大启发。唐永文老师表扬各校校本课程建设有自己的特色,做得很踏实有效。教研室张莉主任从“面与点、小与大、放与收、美与力”四个方面对各校校本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给予了既有理论高度又接地气的实践指导。合肥师范学院教育系的陈芬萍教授从课程目标的确定、选择课程内容、组织内容、实施课程、课程的管理和评价等多个方面提升校长课程领导力。陈教授以棋类特色课程为例,特别强调要根据学生年龄和认知规律、结合校情,注意课程的连续性、顺序性、学会整合课程、挖掘课程深度内涵等方面达到课程整体品质的提升。
整个活动一直持续到近六点,校长们依然不肯离去,围着陈芬萍教授反复探讨课程建设的相关问题,一直坚持行走在实现庐阳教育梦想的道路上。